聚焦典型案例 共研學習發展
——啟東市天天幼兒園案例評析活動
如詩如歌的三月,一切都呈現勃勃生機。為促進我園教師專業化成長,有效提升教師的教育案例評析能力,給教師搭建一個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學平臺,3月24日中午,在楊凱飛副園長的組織下,就陳豐華園長的大班舞蹈活動《小木偶》進行了評析和研討,教師們圍繞主題,各抒己見,共同探尋教育之趣。
季老師的《融入游戲情境,體驗韻律之美》,聯系自身的執教經驗,分完整游戲、師幼找問題、環節設計三個部分,細細闡述了活動是如何融入了游戲情境,幼兒又是如何體驗到韻律之美。
顧老師的《木偶舞評析》從活動定位、設計和執行活動、自編舞蹈等角度,談了談她的感想。
徐老師的《舞動童年,樂享童趣》以活動中的趣和巧,感受活動設計中教師的精巧用心。
王老師的《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以美育作為切入點,從陳老師的設計著手,感受舞蹈之美。
杜老師的《巧用“模仿、表演”,將創造融于舞蹈課堂》講述了陳園長巧用“趣味欣賞、樂于展示、巧思巧創”的方法,引導幼兒在模仿和表演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挖掘了幼兒的創造力。
沈老師的《用音樂陪伴成長,讓旋律潤色童年》用“感知音樂,探究動作”、“利用情景,完成動作”、“熟悉樂曲,合作表演”三個部分,貼切展現出了陳老師的整個活動過程。
姚老師的《木偶之舞,靈動歡愉》立足于音樂與游戲的關系,再現了幼兒在音樂與游戲的相輔相成中體會木偶舞魅力之處的種種細節。
高老師的《為舞蹈活動插上靈性的翅膀》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從幼兒的生活出發,詳說了本次活動的亮點。
楊老師的《一言一語皆“童”,一舉一動皆“趣”》帶領老師們從情境、已有經驗、音樂、圖譜等角度,感受著活動的成熟與魅力之處。
盧老師的《小木偶評析》分享了她對此次活動的獨特見解,并在最后提出了一點思考。
顧老師的《觀教,察學,以音樂助力成長》從“觀教”、“察學”兩方面深挖亮點,以《小木偶》為本,闡述了當今幼兒音樂教育的理想樣態。
倪老師的《小木偶奇遇記》從領域間的滲透入手,關注了音樂教育情感價值的實現。
以探究促成長,以碰撞提理念,本次評析活動既為教師們創設了一個挖掘潛能、展示風采的機會,正是在這種交流與反思之中,教學研究更具魅力。也讓今后的課程實施,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想法。
上一篇:“教”以潛心 “研”以致遠
下一篇:一花一草,看見生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