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小學“基地·課程·文化”專題培訓活動在我市召開

發布:南通教科研 發布時間:2016-05-27 閱讀64008

尋找教育的詩和遠方
——記江蘇省小學“基地·課程·文化”專題培訓活動 

 

07.jpg

  
       校內外的活動基地是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重要載體。2014年6月省教育廳印發的《江蘇省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試行)》中也強調了要因地制宜地加強活動基地的建設。
       5月24日,由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主辦的全省小學“基地·課程·文化”專題培訓活動在南通市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小學拉開帷幕,全省13個大市近300名代表圍繞“基地、課程、文化”進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討。參加本次活動的除了全省各地的綜合實踐活動骨干教師以外,江蘇省教研室副主任董洪亮、江蘇省教研室萬偉博士、《江蘇教育研究》編輯部主任楊孝如、南通市教研室主任陳杰、教研員陳有志、海門市教育局副局長倪強及各市、區縣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及中心組成員也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

08.jpg

05.jpg

06.jpg

0401.jpg


        歡快的迎賓曲悠揚動聽,可愛的小導游滔滔不絕,鐘磬齊鳴、兒童生活館、兒童之家、“棋”樂無窮、星光舞臺、生態奇苑、航天育種、書畫史韻、地質沉降、詩書樂園、英雄廣場……一處處景致、一個個基地、一項項課程,開發區小學依托基地開展的一項項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來賓們嘆為觀止。一出充滿童真童趣的航天劇《太空寶寶的拼爹時代》拉開了整場活動的序幕,它真實地再現了航天育種基地發生的動人故事。接著,倪強局長熱情洋溢地介紹了綜合實踐活動在海門這塊教育沃壤中的興起與發展,一個又一個活動基地的建成為孩子的未來創造了無限的可能。董洪亮和陳杰紛紛表示出對海門教育的肯定,董洪亮說:“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就是組織孩子活動的課堂,看到活動,就是看到教育的希望。”陳杰則感慨道:“開發區小學的孩子真是一群幸福的孩子!”開幕式之后,施校長以學校為樣本,作了題為《讓兒童的世界充滿魅力》的經驗介紹,展示了海門各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南通教研中心陳有志老師則就南通近兩年來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中的一些思考,以《從改課入手,扎實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題向來賓們作了匯報與分享。

01.jpg

03.jpg

02.jpg


       在課堂展示環節,九位老師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各種饒有趣味的活動的設計,帶給孩子健康的生活理念、濃濃的鄉音鄉情、無限的創造能力,也讓孩子懂得了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掌握了認識事物的方法……一項又一項的課程讓孩子們暢游在“行”與“知”的海洋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在課堂中獲得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與能力。

01..jpg


    南通特級教師周振宇校長和四位老師的課程敘事及南京霍文軒校長、蘇州朱仲賢主任的介紹更是生動地展示了一批綜合實踐基地課程的先行者在這塊未知領域的探索與收獲,帶給與會代表深深的啟發與思考。

09.jpg

 
        最值得期待的是由萬偉博士主持,楊孝如主任、徐州教研員左兆軍老師、無錫教研員季榮臻老師和南通教研員陳有志老師參與的一場圍繞“基地·課程·文化”展開的沙龍,大家就自己的觀點展開闡述,并與臺下的觀眾精彩互動。在“唇槍舌戰”之中,這三者的關系漸漸明朗起來。萬博士最后強調:“課程就是通過有效的途徑,立足于‘看得見、摸得著’的基地之上,去實現所謂‘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內涵”。
       當“基地”與“綜合實踐”相遇以后,這門課程正以一種嶄新的、蓬勃的姿態呈現著他獨有的魅力,促使他肆意綻放的就是有血有肉的課程,潛移默化中,文化得以生成和積淀。而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受益的應該是孩子,他們的快樂童年才是我們苦苦求索的教育的詩和遠方……(撰稿:龔艷)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